橋梁健康全周期監測系統
交通基礎設施現狀
橋梁使用超過25年,即進入性能加速退化期
美、日等國在前20-30年間建設橋梁占到總橋梁數的70%,后期迎來巨大的橋梁養護工作;
法國、德國和挪威,缺損橋梁比例分別達到39%、37%和26%;
歐洲各國用于橋梁維修費用占橋梁重建費用的0.5%~1%,而在美國紐約,這個比例高達8.5%;
美國總計約7萬多座橋梁退化為缺損橋梁,每年維修資金30億美元;
巨大存量資產保值增值壓力巨大
交通基礎設施安全問題復雜性加劇,潛在風險和新隱患增多,防控難度加大,給公共安全工作提出新的挑戰。
交通基礎設施處于安全事件易發、頻發和多發期,維護結構安全的任務重要而艱巨。
監測方式轉變滿足行業需求
利用自動化監測技術,形成了完整的,實時的,有效的交通基礎設施安全監測系統,很大程度上滿足了當前的行業需求。
政策及規范支撐
《公路橋梁結構安全監測系統技術規程》(JT/T1037-2016)根據說明,該規程主要適用于主跨跨徑不小于150m梁橋、200m拱橋、300m斜拉橋、500m懸索橋等結構復雜和重要的橋梁。其他類型的橋梁監測系統也可參照。
2020年12月28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于進一步提升公路橋梁安全耐久水平的意見》提出:加強橋梁結構健康監測,2025年底前實現跨江跨??鐛{谷等特殊橋梁結構健康監測系統全面覆蓋。依托監測系統開展日常管理,不斷拓展系統功能,進一步提升監測系統的實效性、可靠性和耐久性。(交公路發〔2020〕127號)
在線監測系統概述
將自動化監測與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緊密結合,建立一套完整的交通智能化監測系統
系統分為采集/傳輸/處理/應用部分
采集層對各個監測項進行實時監測
傳輸層將數據發送至服務器(云端)
云端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
最終將監測結果、預警信息發送自客戶端(PC、ipad、手機等終端)
橋梁監測業務范圍
施工階段的施工監控
橋梁運營期的自動化監測
橋梁的特殊檢測
橋梁監測內容
橋梁監測內容
?。?)結構變形監測:包括梁體、塔變形、橋墩傾斜和沉降等;
?。?)結構應力(應變)監測:橋梁重要部位(橋梁跨中關鍵部位等)靜態的應力(應變)測試;
?。?)索力/吊桿監測:主跨斜拉索索力、吊桿拉力、系桿拉力的監測;
?。?)結構振動特性與振動水平:包括振動特性的測試與分析、地震動;
?。?)伸縮縫/裂縫監測:主橋與引橋間伸縮縫大小變化、裂縫變化;
?。?)環境監測:監測大橋所處環境的溫濕度、風速風向、雨量等。
橋梁監測系統組網
優勢及亮點
平臺優勢及亮點
硬件優勢及亮點
集成優勢及亮點
服務優勢及亮點
平臺優勢-在線監測系統基本功能
平臺優勢-云平臺模式
平臺特點-與BIM技術深度結合
硬件優勢-低功耗&模塊化
1、智能數據采集傳輸系統,以采集、傳輸模塊為研發生產突破點,系統解決依靠多類型集成、硬件布線的可靠性低、布線工作量大、維護成本高等問題。
2、充分融合新技術,例如用于低成本傳感網的解決方案LoRa,在省電方面有明顯的改進。滿足了行業對于低功耗、長距離、低成本通訊及時的需求。
集成優勢-專業化
集成優勢-規范便捷化
服務優勢-定制化
服務優勢-全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