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IOTE早報
1、深圳地鐵四號線上線全球首款 4G 彩色電子紙智能拉手
近日,港鐵(深圳)率先在深圳地鐵 4 號線列車上線了第一批 4G 智能拉手,這是全球首款 4G 彩色電子紙智能拉手,由港鐵(深圳)授權的拉手媒體運營商--盛世偉杰(北京)廣告有限公司和電子紙產業聯盟理事單位--長沙豐灼通訊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首發。
據介紹,這款智能拉手采用兩塊 5.65英寸彩色電子紙,借助 4G 網絡和技術,通過拉手系統管理后臺將廣告內容推送到智能拉手設備上,完成廣告信息在短時間內協同發布,實現了一鍵投放、高效快捷、節能環保等特點。
2、柯力傳感布局電量傳感器行業
柯力傳感與深圳市三電測控技術有限公司(深圳三電)、科創板上市公司蘇州敏芯微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敏芯)簽署合作框架協議,三方將成立由柯力傳感控股的合資公司,共同打造電量傳感器行業龍頭企業。電量傳感器是一項基于電力電子技術的檢測設備,是電力電子設備的心臟。據統計,中國電力電子市場占據全球1/3市場規模。如此龐大的市場規模,為電量傳感器帶來了發展契機。特別是,在當前全球能源變革的時代背景下,以太陽能和風能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逐漸成為主流,電量傳感器在這些領域備受青睞,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3、超過1200℃柔性溫度傳感器實現高溫測量新突破
近年來,各大品牌折疊屏手機、柔性可穿戴電子等智能設備層出不窮,成為行業熱點。作為柔性電子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柔性傳感器則用以測量溫度,反映人體的各項指標?,F有的柔性薄膜溫度傳感器受柔性襯底、敏感材料等限制,難以實現高溫物理場的溫度測量。因此,如何繼承柔性薄膜傳感器優勢,實現柔性薄膜傳感器在高溫環境下的應用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近日,來自微納制造領域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為柔性傳感器突破高溫應用瓶頸提供了新思路。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精密工程研究所的劉兆鈞博士、田邊教授、蔣莊德院士及其合作團隊首次制備出了具有良好溫度敏感性的高溫柔性溫度傳感器。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工程制造領域期刊《極端制造》
4、我國首個無人機領域算力云重磅發布
2月24日,由中國工信出版傳媒集團和寧夏回族自治區通信管理局聯合主辦,信通傳媒·通信世界全媒體承辦,西谷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2023算力融合創新產業峰會在北京成功舉辦。
在“2023算力融合創新產業峰會”上重磅發布了我國首個無人機領域算力云。
在云計算、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等技術發展的加持下,我國民用無人機行業多點開花,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達到全球市場規模的70%。
未來,無人機與AI智能技術的融合應用,結合GIS基礎數據等,將實現更廣泛地應用和服務,賦能更多行業和領域。
5、東數西算一體化算力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營
日前,東數西算一體化算力服務平臺在寧夏銀川發布,正式上線運營。
“東數西算”工程是我國“十四五”規劃的工程之一,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全面開啟,算力作為重要“底座”支撐,賦能作用日漸凸顯,算力已成為重要的新型生產力。隨著“東數西算”戰略加速落地,寧夏瞄準目前最稀缺、剛需迫切的ChatGPT運算能力,已在寧夏中衛開工建設GPU大算力基地,建成后,將會接入東數西算一體化交易平臺,以支撐國內人工智能運算平臺急需的大算力服務。
6、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智慧交通”項目落地四川
在普通車輛上安一個類似ETC的裝置,就能實現自動駕駛,暢跑高速公路,這樣的“智慧交通”或將在四川率先實現。2月24日,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路交通系統全息感知與數字孿生技術及應用示范”重大項目啟動儀式在成都舉行,項目研究方向的終極目標之一是實現自動駕駛。該項目是四川省屬企業承擔的首個國家科技部重大課題研究,由交通運輸部推薦,蜀道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牽頭,聯合四川數字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同濟大學、東南大學等10家單位共同申報、聯合開展研究,旨在集中攻克一系列“卡脖子”核心技術,推動我國全息感知與數字孿生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據介紹,項目將實現“人工智能+公路交通”領域的首次跨界融合,從理論方法、計算模型、仿真推演、混合增強、應用示范推廣5個子課題攻關,最終實現公路交通系統能看、能診、能管。項目預期建立6套模型系統及平臺,制定不少于8項國家、行業等相關標準,開展超1100公里高速公路網應用示范。課題研究下達了全樣本構建精度達90%、可支撐路網節點數不少于1000個、路網仿真精度大于85%等指標。成宜高速是蜀道集團打造的國內第一條全線覆蓋車路協同的智慧高速公路,全線157公里已完成智慧升級,交通事故數量同比下降60%。目前,蜀道集團旗下已有1000公里高速公路完成車路協同硬件安裝,力爭今年投入應用,初期目標是實現全天候通行。
7、國家發改委:支持首批超100個中小城市加快推進5G和千兆光網建設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下達2023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支持首批11個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省份超過100個中小城市,加快推進5G和千兆光網等基礎網絡建設。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繼續加大對中西部地區中小城市基礎網絡建設的支持力度,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助力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
8、美國將5家中國公司納入實體清單:和德宇航、天儀等在列
近日,美國商務部下屬的工業安全局將13個實體納入“實體清單”,其中,包括5家中國實體。美國將嚴格管制對這些實體的先進科技出口。五家中國實體為:AOOK Technology Ltd.,北京天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Beijing Ti-Tec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北京昀澤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 Yunze Technology Co., Ltd.),和德宇航技術有限公司(China HEAD Aerospace Technology Co.)及其法國和荷蘭子公司,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Spacety Co. Ltd.)及其盧森堡子公司。
9、中國聯通即將發布全球首款“5G RedCap商用模組”
中國聯通宣布,將于巴塞羅那MWC 2023 5G創新發布會發布全球首款“5G Redcap商用模組”。具體時間是2023年2月27日17點55分開始。
今年1月,《中國聯通5G RedCap白皮書》發布,旨在為產業合作伙伴提供產品研發指導和技術依據,推動RedCap加速商用。白皮書分析了RedCap行業發展需求,制定了RedCap產品的基礎通信功能、增強功能要求,并根據行業特性提出了產品能力組合,從模組、終端產品角度定義了具體要求。
在生態認證上,中國聯通已經建設5G OPENLAB對RedCap技術進行驗證,并計劃率先升級端到端支持RedCap測試網絡,并推出針對RedCap模組/終端的認證體系,為合作伙伴提供具有聯通“端網協同”特色的RedCap系列產品。
10、比亞迪今年首次降價:王朝系列降幅超1萬,交付周期大幅縮短
比亞迪王朝展廳一位銷售人員表示,“2021款漢EV下調了2萬元,2021款秦EV降價1.5萬元,而新款車型優惠幅度普遍在6000至8000元之間?!鄙鲜鼋祪r幅度僅限于北京,預計將在3月份結束。上海與深圳也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價,調價幅度最高在萬元左右。目前,比亞迪暫未通過官方渠道公布降價訊息。
從近期的交付量來看,包括比亞迪在內的國內新能源車企的1月汽車交付量均出現不同幅度的下滑。
而乘聯會數據顯示,特斯拉1月在華銷量預估6.6萬輛,實現了同比環比雙增長。此外,特斯拉在去年下調了部分車型售價,Model 3和Model Y起售價落入20至30萬元區間,與比亞迪熱銷的漢、唐系列形成正面競爭。競爭格局生變,疊加春節效應、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到期等因素,以價換量成為了車市開年的主旋律。
對于新能源車行業來說,目前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比亞迪和特斯拉將是這場競爭的主角,兩家不斷的競爭往往會搶占二線或三線新能源車企的銷量空間,相信在一兩年內便可以看到不少后排新能源車企業逐漸退出市場,而存活的都將是真正擁有價值和忠實用戶的優質車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