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射頻識別技術(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自動識別技術的一種,通過無線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雙向數據通信,從而達到識別目標和數據交換的目的。
射頻識別技術(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自動識別技術的一種,通過無線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雙向數據通信,從而達到識別目標和數據交換的目的。RFID技術在本世紀初進入快速發展期,其中符合ISO18000-6C協議的無源RFID標簽芯片,目前全球年銷量過百億且穩定增長。根據《中國RFID無源物聯網市場調研報告2022》數據,目前全球超高頻RFID標簽年出貨量230億片左右,國內標簽用量大概66億;其中70~80%的標簽生產是在國內,由于長期看好超高頻RFID市場,最近幾年各大標簽生產廠商正在積極地擴充產能。
經過多年的發展,在應用數量級增長的過程中,RFID行業還有諸多技術痛點,特別是在復雜的應用場景下,比如密集標簽群讀、金屬液體干擾的環境,標簽貼附不同介質材料,標簽位置變化造成的性能差異,不同貨架標簽誤讀等等,導致應用系統經常無法達到預期的識別率。
2021年10月,平頭哥半導體發布了羽陣600超高頻RFID電子標簽芯片,搭配羽陣600的電子標簽已經在智慧物流“周轉循環箱”系統中實現應用,結合信息化網絡終端,實現了循環箱從入庫、倉內流轉、出庫、配送、回收等供應鏈全流程追蹤管控和溯源,為倉儲配送的物流環節帶來了數字化的技術升級變革,綜合的系統讀取率達到99.95%。周轉循環箱的重復利用,減少了紙箱的使用,從工廠來到工廠去,單箱單次循環能夠減少500~1000g的紙張使用,更加綠色環保。
周轉箱簡易流程圖
整個流程中,標簽的位置擺放隨機,處于動態變化的環境中,對于許多應用而言,標簽對于閱讀器天線的方向性提出了挑戰。正如下圖標簽讀取方向圖所示,單端口芯片的標簽可能存在盲點,而羽陣600支持雙端口全向天線,方向圖類圓形,沒有一個角度的靈敏度是明顯弱化的,羽陣600同時加載獨有算法的雙端口阻抗自動調諧功能,這就使得標簽在動態位置、環境變化的過程中大大提升適應性。
天線方向圖 此外,羽陣600真正實現了幽靈標簽”零”概率發生?!坝撵`”標簽問題長期困擾RFID從業人員,譬如持續性盤點100個標簽,臨界讀取狀態時,總會偶發地盤點到101個或者更多,從而影響了識別的精準度。市面上主流的RFID標簽芯片,循環冗余校驗值(CRC)是通過標簽芯片內部的運算模塊計算完成,如果標簽的供電處于臨界狀態,從存儲器讀取的電子產品編碼(EPC)數據發生了錯誤,而此時CRC運算模塊的結果是正確的,這時候回發給閱讀器(reader)就會產生幽靈標簽問題。羽陣600系列芯片,采用了獨特的校驗處理方式,當標簽處于臨界供電情況下,即使EPC從存儲器讀取發生了錯誤,此時不會通過在reader處的CRC校驗值對比,不會被識別為有效標簽,從而在芯片設計領域直接解決了幽靈標簽存在的可能性。通過這一機制也可以大幅增加系統方案的成功識別率以及客戶的滿意度。 在傳統應用的基礎上,羽陣600還增加了通信協議的私有化定制。羽陣600系列標簽芯片,由于采用了靈活的通信協議以及校驗算法,通過reader軟件升級,可以支持僅能夠被私有化協議的reader讀取,而不被常規的RFID協議如EPC Global C1 Gen2 reader讀取,對于有限域讀取需求的客戶也是一個優化的選擇。 超高頻RFID電子標簽芯片典型應用在鞋服、商超零售、航空行李等領域都在穩定增長,而未來超高頻RFID市場最大的變數當屬快遞包裹這個領域,從最新市場信息來看,目前郵政行業正大力推廣RFID標簽,在產業力量中,各家物流快遞公司也在積極嘗試,已經有千萬級量的試點應用場景,一旦爆發將會有百億甚至千億的增量! 在數字世界中,萬物互聯是最典型的特征和應用,RFID作為物聯網感知層關鍵技術之一,是構成物聯網數字化的技術基座。平頭哥將持續深耕超高頻RFID電子標簽芯片,助力物流、倉儲、資產管理、商品標簽等行業全面步入超高頻RFID時代。